千千小说网 > 古代种田记 > 第40章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s.so,最快更新古代种田记 !

    “我不做他就不生气了?放心吧,他不会跟我撕破脸皮,他还想做一个名君呢!”

    皇帝一心想做名君,虽然缺点不少但他脑子也不笨,就算想杀柳言清也只敢暗地里下手,闹翻了对他和大周朝都没好处。

    “这到是。”

    家乐失笑,柳言清这是吃准了皇帝现在拿他没办法。

    “放心,我可舍不得早死,你和娘还有云哥都是我想要保护的人,我真死了你们可怎么办?”为了他们柳言清也会让自己活的比皇帝还要长,只要这样才能护住他们。

    “贫嘴。”

    拍开肩上的手,家乐为自己倒了杯水。

    “我没有贫嘴,我是认真的。今年我和你一起去给爹娘上了香烧了纸,在他们的坟前我发过誓,一定会照顾好你的。”

    “你什么时候发的誓,我怎么没听见?”

    家乐摆明了不相信,柳言清上午烧纸的时候他可一直在旁边。

    “我在心里发的誓,你没听见很正常啊!”

    得意洋洋的看着家乐,既然都见过爹娘了,家乐也就别想跑,相信爹娘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是我的爹娘,你高兴什么啊?”

    “我当然高兴啦,你现在可不能反悔了,得跟我过一辈子。”

    “滚。”

    他想反悔难道自己的爹娘还会对自己不成?他可是爹娘的亲儿子,柳言清这个儿婿哪能比得过儿子重要。

    “好热。”

    夏季终于来临,今年的太阳比往年要猛烈,只是初夏就热的受不了了。地窖里的冰块现在集中在家乐的堂屋里,一家人午休都是搬了几把躺椅在堂屋里睡。不是他们抠,而是今年夏季会延长,温度也比往年要高,地窖里的冰块不省着点用的话,到了后面他们就没有冰可用了。

    “万事都要留有余地,我们虽然不缺冰,但是总要考虑到意外,现在能省一点是一点,最热的时候我们才不会缺冰。”

    太热冰化的也快,初夏都热成这样了,盛夏的冰用的更快,所以太夫人才说了上面那段话告诫家乐和何似云,也是教导他们怎么处理后宅繁琐之事。两人听的很认真,毕竟太夫人年纪越来越大,慢慢的家事都会移交到他们手上,到时候不会也得把柳宅撑起来,由不得他们偷懒。

    “今天言清去安排护卫们,村口已经修好了大门,其他进入村子里的小路也有人把守,务必让整个村子都没有缝隙可钻。”

    何似云翻着家里的存粮账本,现在粮食已经开始哄抢,粮价也一天比一天高,有时候比李家村更偏僻的村子已经开始挖野菜草根增肚子了。

    “听说附近的村子已经出现了流民。”家乐扔下账本,柳宅有点功夫的小厮都被安排加入了护卫队中巡逻,其他人也都各有各的安排。而家乐几人则因为身体弱被留在了后方,因为随时可能有人受伤或是中暑后被送给过来,这样一来家乐就更不能离开家了。

    “是,听说还死了人。有一户住在村口的农户被流民闯了进去,抢了粮食不说,还把他们都杀了。”

    何似云听说后脸都白了,抢人粮食也就算了,连主家都不放过,听说还有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一家四口老中幼三代没一个逃过此劫。

    “为了活下去,杀人算什么。流民经过了缺衣少食,又从别的地方跑来,他们的性子本就变得凶残,杀几个人能活下去换我也会这样做。”

    家乐前世读的历史书农民起义都是因为活下不去了才推翻了一个王朝,现在大周朝面临的是天灾,要是朝庭不作为的话,过不了两年农民就该起义了。

    “应该不会,还有神殿监视着皇帝和大臣们呢!”

    何似云觉得家乐的话有些过激了,大周皇帝虽然不仁,但是能力还是有的,起码从他坐上皇位的那天起,大周朝就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希望吧。”

    家乐没有继结和他争辩,历史的变更和朝代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百姓们也许单个的力量很少,但是当他们拧成一团时换皇帝是分分钟的事。这世界始终还是普通人更多,皇帝大臣、宗亲们加起来才多少,大周朝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

    “大人,就这样放着不管吗?神殿外面已经跪满了百姓。”

    一名神殿侍者看着跪在神像下面的祭司,从昨天起陆陆续续有灾民来到神殿祈求,听说别的地方也是如此。

    “唉,天意如此。即使是神也不能更改,当今皇帝品行有失,这是对他的处罚。至于什么时候结束,我也不清楚。拿出一些粮食熬粥施给他们吧,也不知道朝庭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祭司是一名中年男子,俊美的相貌再配上他身上雪白的祭司服,简直犹如天人下凡一般飘逸神圣。

    “是。”

    侍者退了出去,他没有认为祭司施粥的行为是错的,可能会让他们神殿的人也过不下去。但他知道神殿的粮食还有很多,从去年开始祭司就让神殿大肆收购粮食,看来那时祭司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灾情。

    “听说神殿施粥了,我们快赶过去。”

    县城的神殿施粥的消息一传来,周围许多流民都往神殿赶去。但是也有一部分流民没有离开,而是闯入孤寡之家抢走了他们的粮食和金银,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禽兽之事,奸(杀)妇人和少年。

    县太爷派出了衙役四处抓捕这些人,守城士兵也来回的在城里巡逻,但还是有相同的案件发生,县太爷忙的头都在大了,不断的和师爷与守城千户商量对策。

    与此同时,李家村也终于被人盯上了。和李家村人整洁的仪容相比,来的流民或者说流寇们却是一身狼狈,虽然精神上看上去还很足,但是身上的馊味即使在大门里也老远就闻到了。现在外面的人能增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像李家村的人还能隔两天用水清洁一下卫生。

    夏季来临之前打的几口深井和村中原有的水井发挥了作用,加他们李家村周围都是山林,地上的水都快干尽了地下水还很丰富,足够他们吃用。

    家乐站在李家村修起来不久的楼门上,眼神冰冷的看着下面拿着刀剑斧头等兵器的流寇。

    “杀一儆百,毒我可给你们了。”

    这些人身上还带着杀气,想必这一路他们没少杀人。既然如此,何必与他们废话,这些人的命留不得。

    “是。”

    一名护卫取过弓箭,对准了带头叫嚣的流寇。抹上了家乐自制毒药的箭头刺中了对方的肩头,虽然箭术一般,但射中了就行。流寇拔下肩上的箭,正想大声嘲笑对方的箭术,谁知他刚一张嘴就倒了下去,连脸上嘲笑的表情都没有消失。

    众流寇一惊,他们看到刚才还大声叫嚷的人转眼间就停止了呼吸,脸上也呈现出一副中了毒的黑。

    “箭上有毒。”

    不知道谁叫了出来,流寇们又是一惊,什么毒如此厉害,简直就是见血封喉啊!

    “看见了吗?谁敢再上前一步,他就是你们的下场。”

    箭枝不够用竹子做的也行,只要擦破对方一点皮,他们就死定了,听说主君这一次做的毒药毒性更胜以往。

    “哇~~”

    流寇们看到门楼上对准他们的箭,少说也有上百枝,就算他们心存侥幸,就凭他们几十个人冲不到对方的大门前就全部被毒死了。

    “小叔,这样放走他们好吗?”

    族长站在家乐身边,看着四处逃窜的流寇问道。

    “别担心,言清已经带人去处理了,不会让他们逃走的。”不杀在村口也是为了暂时不把事情闹大,不然这几十个流寇的尸体还不好处理呢!杀在外面言清他们会就地掩埋,保管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就算这些流寇有点本事,如何又能和身经百战的军人相提并论。

    “带两个人下去把尸体处理了,记住碰过他们的尸体后一定要用我们村自己制作的团皂洗手,也小心他身上的毒。”

    家乐吩咐族长,见他带人下去后又注视着村口的前方。

    哎,前世连只鸡都没杀过,这辈子却要用毒花杀人。

    “师父,希望你不会怪我草芥人命,用华家的医术害人。”

    很快的,柳言清带着一群护卫们杀完人回来,他们的身上都是血,血衣被村中的妇人收去洗干净,并且用开水煮过了才送回来。

    “害怕吗?”

    换下血衣,柳言清问。

    “怕啊,怎么会不怕。可是害怕不会让他们放过我的族人,那么二选一只有他们死我们才能安全,我不是圣母也不是圣人,对于流寇不会心软。”

    家乐点头又摇头,他是真怕但不后悔这么做。他身上肩负着族人的希望和性命,怎么能任性的饶恕那些流寇,谁知道放走他们会不会引来更多的流寇,他不敢赌也不能赌。

    “没错,对于这样穷凶恶极的人不要心软,因为你一旦心软,后果就不堪设想。”

    柳言清把人抱在怀里,感觉到怀中人的身体在不断的颤抖,眼中闪过一抹心疼。但他不想让家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半点风浪。现在或许很难受,但习惯了其实杀人也就那么回事。只要坚持住的本心,那么他就问心无愧。

    当年的柳言清就是这么过来的,头一次杀人大吐特吐,在父兄那里不但没有得到半点安慰,反而被他们骂了一顿。后来习惯了,他就再也没有吐过,就算血溅在脸上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我很快就会好的,你别担心。”

    家乐眨掉了眼中的泪,他是男人不能软弱到像小姑娘一样哭泣,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拥抱,柳言清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脸埋在怀里,柳言清看不到家乐的表情,但从他慢慢停下来的颤抖中确认他人已经平静下来了。

    “谢谢。”

    退出他怀里,家乐尴尬的红了脸。柳言清失望的看着空了的怀抱,他还没抱过瘾呢!

    “你我何须言谢。”

    柳言清摸了摸家乐的脸,他最不需要的谢谢就是来自这个人。

    家乐猛一抬头,正好撞进了柳言清深邃的眼眸之中。在那片眼中有着疼惜、欣慰等复杂的眼神,家乐被这样的眼神所吸引,一时间挣脱不开来。

    “呵呵。”

    柳言清轻笑,家乐失神的样子自是被他看在眼里,这是不是说明他已经被自己吸引了?

    “……”

    被笑声惊醒,家乐恼羞成怒的在心中狠狠的揍了自己一拳,让你被美色迷了眼,丢人了吧!

    好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出现,家乐也没功夫害羞。天天和族长他们轮班守在村口。一旦发现流民就驱逐,不听话的就直接亮刀子。一般到了这大多数流民都会离开,碰到少数同个硬碴子也在一箭下去后老实了。

    但是天上的太阳越来越毒,地上的水源也越来越少。李家村已经封村半个多月了,所有人都不准出去,只有少数李家女带着丈夫孩子和婆家人投奔而来时才会打开大门。但是这些人来到李家村后也不能白吃白住,得干活。好在大多数都是带着粮食投奔,只有少数是人来了东西在路上丢了。

    也有不愿意干活的,家乐直接让人把他们扔出去,并且命令守在村口的人不许给他们开门,要是他们家人有意见可以一起去陪他,至于李家女反正男人死了还可以再嫁的嘛!两次后投奔而来的人都老实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没有刚开始的刺头。

    这些人每天干完活不能在村子里游荡,只能待在李氏族人分给他们的那一片,要是不听话跑出来的扔出去。如此就算李家女的婆家人品性有问题的都不敢冒头,一个个像龟孙子一样缩在指定的地方,就怕被扔出去。之前扔出去的人可再也没回来过,而他们的家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临时搭建的草屋已经扩充到了十五个,现在还有人陆续回来投奔,你看是不是再加盖几个?”

    里长拿着一个本子,上面记载了投奔而来的人的姓名和原来的村子。当然他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收,只有李家嫁出去的女儿婆家才收,除了她们的婆家人其他人来了都驱逐走。当然李家女死后男人续弦的李家人也不收,李家女的孩子可以进来,男人和其他人就免了。这个规定让很多在李家女死后迅速续了弦的男人后悔不已,他们怎么就不等等呢?一年妻孝都没守,就急不可耐的娶了别的女人,李氏族人自然不会原谅他们。

    “逼死我李家女还敢上门来,他是想死呢还是想死呢?”

    家乐好笑的看着下面叫嚣的男人,就在五年前家乐去能加童试的时候,这个男人逼死了他李家的出嫁女,还拿着李家女的嫁妆娶了新妇。虽然在家乐中了秀才后他们东拼西凑的把嫁妆给补上了,并且在族长和里正等人的公正下写下了契书,保证这些嫁妆只留给李家女的孩子。

    但是他逼死李家女的事家乐却没那么容易忘记,所以今天他带着自己一家过来投奔的时候,家乐让人把李家女的孩子抱了进来,这一家子人直接晾在了外面。至于那些嫁妆,家乐表示就当是卖他们那几条命了。

    没有粮食,也没有水,他们一大家子也不知道能活下来几个。

    最后男人不甘心的离开,他现在很后悔当年自己不该逼死李家女。可谁知道当年不起眼的李家村在李家女死后会出一名秀才,逼得他补足了李家女的嫁妆,还承诺只能留给他的长子。当时是不甘心的,李家女的嫁妆在农户中也算得上是丰厚,这么一大笔结果却不能拿来自己用,简直让他想的抓心挠肝连晚上睡觉都想着。

    但是形势比人强,他只能看着嫁妆一件件封存起来,便宜了那个不受自己喜欢的长子。结果当年一步错,现在他们只能和流民一起逃荒,眼睁睁的看着长子被李氏宗族接地村子里过好日子。

    五岁的孩子还不如李家村三岁孩子来得壮实,李家村的人看了就难过。他们当初不是没想过把孩子接到李家村,可孩子毕竟是他们王家人,李家人接过来教养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只能任由孩子留在王家。

    “行了,这孩子暂时就跟他外公外婆一起住吧。”

    族长最后把孩子交给了李家女的父母,他们虽然恨男人,可对外孙还是很怜惜的,好在孩子的五官长的也像李家女,这也是那男人讨厌孩子的原因之一。孩子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小脸渐渐圆润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不管以后王家人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这孩子都不会还给他们了。”

    家乐晚上和柳言清聊天时说道。

    “是该这样,那王家男人简直不配称之为男人,为了嫁妆谋害妻子,妻子死后孝期未过就另娶她人,该杀。”

    柳言清立即跟上,凡是家乐不喜欢的他也不会喜欢。

    “哈哈,是该杀。好了该了睡,明天还有得忙呢!”

    家乐躺在床上,天太热晚上睡觉房内都放了冰盆。

    “好。”

    靠着家乐睡下,很快睡内就响起了呼吸声,月光从窗户偷偷的潜了进来撒在他们的身上。

    “又有流民过来,听说这一次杀了好几个。”

    何似云帮家乐一起给受伤的护卫们上药,刚才他们出去埋伏了一群马匪,虽然没有人死亡但受伤的也有好几个。好在家乐做的止血药不少,几人很快就被抱扎好。还有一人骨折了,他是在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下,结果这一摔就骨折了,家乐和何似云哪叫一个囧啊~

    “天天都有流民过来,我们李家村在这一带太出名了,还有故意把他们引过来的有心人,一天当中光是流民我们都要看到好几批从不同方向过来的。”

    家乐把纱布和绷带清洗干净,又用开水煮过后晒起来。

    “树大招风,李家村确实过的太好了。所有人都缺吃缺水,再看李家村这样自然心中不服,所以就想给李家村找些麻烦,那些流民大多数都是受他们指引过来的。”

    何似云本来还想着让李家村和柳家弄些粮食煮粥施给他们,结果一看人太多了,就算李家村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也支持不了几天(他还不知道家乐在后山藏了粮食),而且人数还越来越多。瞧着这么多人,他实在开不了这个口。

    “你就别想了,你要做善人我不反对,可是你连自己都保全不了还做什么善人?我敢打赌,我们一旦施粥,还会引来更多的人,到时候就算李家村守卫不少也顶不住这么多人闹事,你敢负这个责任吗?”到时死人都有可能,他不可能为了不相干的人去换自己族人的性命。

    “我……”

    被家光一通话,何似云十分羞愧。他光想着不忍心,却忘记了李家村的人也要活命。他们能坚持到现在全靠李家村的人团结一致拒绝施粥,把一批批流民赶走。一旦施粥就像家乐说的,到时赶来的人会更多,场面太大李家村这点人根本控制不住,一旦发生哄抢李家村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家乐说的对,似云你的同情心这个时候要收一收。你的心意是好,但你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安全性命。要是在京城你这么做我不反对,但是在这里你就不要想了,我不会同意的。”

    太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正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何似云被太夫人训了一顿,这还是他嫁到柳家来第一次被太夫人训诫。

    “娘,我知道了。”

    家乐有点无奈的看着何似云,好在他不是个糊涂的,不然有这样的大嫂他和柳言清会很辛苦。何似云除了在柳言承的死上受过打击外,一辈子顺风顺水没吃过什么苦,就连来了李家村后的日子也都过的很舒坦。所以同情心免不了多了点,但他真没什么坏心眼。有些事他不是没想过后果,只是看到流民衣衫褴褛,还有他们身边饿成了皮包骨的小孩子时,心里难免产生了过多的同情。这种同情李家村的人都有过,但他们都坚持不施粥。

    比起同情流民,他们更爱护自己的家人族人。

    “你打小就没吃过苦,所以不知道没吃没喝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家乐比你小,可是他小时候过的都比你苦多了。李家村也不是一开始就像这样,他们是在所有族人的团结努力下才发展成了现在这个规模。你小的时候还能挑这挑哪,而家乐却连挑都没得挑。他虽然是小李一族唯一的继承人,可是在吃穿用上都只是和普通的农户一样,吃粗食配野菜,偶尔有点肉就欢喜的像过年一样。你想想这样的日子你过得下去吗?”

    太夫人坐在何似云身边,一句一句的给他讲透讲明,让他知道有同情心不是坏事,但是要用对地方。

    “娘,别在说了。云哥知道错了,他只是一时想岔了而已。”

    家乐阻止太夫人再说下去,何似云只是一时没想通,他不明白为什么李家村和柳家有这么多粮食不拿出来,反而不断的把饥饿的流民赶走。但是太夫人和家乐反对后说的这些话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太天真的,李家村不是京城那些高门大户,即使他们施粥也只会得到灾民的感谢,谁敢闯进他们家里去抢。但是李家村就不同了,一旦施粥哄抢是无法避免的,武力镇(压)也有限,流民一多就不管用了。

    所以为了李家村好,大家一致不同意施粥是对的。

    “看来还是我的经历太少了,以前就在京城那个圈子里转悠,出了京城也只要李家村和周围的地方转悠。太多东西想当然,结果就做出了糊涂事。”

    何似云事后这样的对家乐说道,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糊涂了。

    要家乐说,何似云不是糊涂,他只是没搞清楚事态的严重性。以为还像他在京城那样,觉得不忍心同情灾民就施点粥做好事,却忘记了施粥也不是普通人家敢干的。灾民是很可怜,但同时他们也很可怕。在他们心里施粥只会让他们感激一时,一旦没有粥可施就开始闹事,觉的对方是故意有粥不施想饿死他们,全忘记要不是人家的施粥,他们连几天都活不下去。

    有多少人家被流民弄的家破人亡?这些都是何似云看不到的。正因为看不到,所以他才同情心泛滥,想着施粥救人。

    “云哥还是太天真了,真应该让他过一过普通农户过的日子,只有这样他才明白人一旦饿肚子为了口吃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柳言清晚上也知道了,对家乐的做法很是赞同,他大嫂可不就是天真嘛!

    “不过云哥这个人也狠得下心,要是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教教,说不定他能成为一个权臣。”从他对付自己的父兄中就能看来出,何似云心狠的时候也是真狠。

    “云哥现在年纪也不大啊,才三十来岁正是壮年的时候。”

    家乐白了他一眼,什么叫年轻的时候,人家现在也不老。

    被家乐一吐槽某人突然想起自己和云哥差不了几岁,对比家乐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他也算得上是老牛一只,这个事实让某人的脸一黑。

    “睡觉。”

    家乐奇怪的看他某人一眼,这又是吃错什么药了,脸变的比女人还要快。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即使热也很快就睡着了,现在谁都没有心情想些别的事,大家只想这个荒年尽快过去。

    “有流民进了山,山里好多野物都被抓去吃了。”

    家乐站在李家村内的一座小山坡上,拿着他做的简易筒望远镜朝四周的山上看去(镜片是柳言清提供的水晶),果然在一些树木稀少的地方看到了人影。

    “这也没办法的事,大家都想活下去。别的地方已经找不到吃的了。野菜也早就吃光,河水又断流,里面的鱼都被他们捞的干干净净,现在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李家村这时也没有再挑水浇灌庄稼,河里只有中间一部分还有点水,其他地方都裂开了巴掌长的冰口。

    “小叔,就任由他们进山?”山上有大家藏的粮食,里正忧心的看着对面的山。

    “算了吧,要是他们找到就算他们命不该绝,现在已经八月了,再坚持几个月这旱情应该就能过了,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缺食,既然我们不施粥,那些藏在山里的粮食就看他们的运气了。”对于藏在他们后山上的粮食有专人看管,那山也在李家村的内部,流民几乎不可能穿过李家村去到那座山。只要那里的粮食没有丢,李家村就能坚持一两年。

    “是,还是小叔心善。”

    也许早在大家藏粮的时候小叔就知道流民会进山,可他还是让大家藏了。虽然不多,但是也能让一部分流民活下去,符合了天道的一线生机。李家村被保护的滴水不漏,但是一点血不出是不可能的,世上哪里有完美无缺的事,这样的事天道也不会允许它发生。

    果然,就在流民进山后的第三天,就有人找到了藏在山里的粮食。虽然不多,但是引得流民都往山里而去。当粮食被一一找出来的时候,李家村人都很镇定,即使其中一部分丢了粮食他们也没有着急。早在第一天族长就派人过来给大家解释了,大家都表示丢了就丢吧!就当作是做善事了,反正他们藏食地还有很多,那不过只是其中一处罢了。再说就算他们的粮食全丢了,族里也不会不管他们,所以李氏族人是一点也不担心他们没有吃的。

    用一些粮食免去了李家村一劫,所有人都觉得划算。

    盲目的崇拜大多数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在这种情形下脑残粉确实很给力。家乐的一句话让所有丢了粮的人都心平气和的接受了,没有人闹也没有人吵。流民中也有少数有见识的,见李家村丢了他们藏在山里的粮也不出来阻止,似乎默认了让他们拿,一个个心里对李家村的不满到是减少了许多。

    “神殿在施粥,可还是有很多人在外面流浪。”

    柳言清接到新的情报,说今年大周朝一半以上的国土都糟了灾,粮食产量还没有以往的一半。朝庭现在都急白了头,光靠神殿的施粥根本解决不了所有的流民和大旱。国库里的粮食一批批的发往受灾地,但是灾民太多,就算是施粥也坚持不了多久。

    皇帝和大臣们都很费解,大周朝从建立后都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头一次发生他们根本没有准备,一时间京城里也乱了套。一位和皇帝有点交情的祭司偷偷传了话给皇帝,告诉他这是上天给他的处罚,如果皇帝不能解决这次的灾难,那么接下来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到时候大周朝将会迎来新朝代的更替。

    皇帝一听吓傻了,他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让老天处罚自己。几位心腹大臣被找了来,皇帝没有明说是因为他失德被老天处罚,只是说神故意降下灾难考验大周朝,要是挺不过就有灭国之祸。

    心腹大臣们一听,这哪行了。他们都是大周朝的权臣,要是大周朝没了他们自然也就跟着大周朝一起灭亡。所以一个个不断的出着主意,但皇帝都不满意。最后没办法皇帝开始消减皇宫用度,从太后到宫女一个没跑,全都缩减了份例。大臣们见皇帝都这样了,他们自家也就跟着减。减出来的银子跟民间有余粮的人或是米商买粮,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灾区。

    虽然买的粮只是杯水车薪,但是皇帝的态度表达出来。他还让各处官兵把乱哄抬粮价的人给抓了起来,把他们存的粮食都充了公,然后又运往受灾地。如此一来,灾情大减,起码灾民在一段时间内都有粥喝。

    缓解了灾情,皇帝又开始想自己究竟哪里失德了?直到某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自己这一辈子只做过一件让他违背皇帝德行的事。那就是设计杀了柳国公和他的大儿子,更布下陷阱差点又杀了现任柳国公。

    这件事是他心中的刺,他背叛了柳国公对他的信任,抛弃了自己的元帅,不顾两国交战的危机,当时就一心想杀了柳国公。要不是关键时刻柳言清站出来接替了他父兄的职位,也许大周朝在那时就已经陷入了连年的战争之中。

    想通了这点,皇帝也知道该从哪处入手了。他是一个皇帝,多疑不假,但他更在乎大周的传承。

    先是去柳国公和世子的坟前请罪,并向他们道歉。然后写了一封信给柳言清,言明他现在不能离开京城无法亲自道歉,只能亲手写一封信表示他真的悔改了。然后又向天下发了罪己诏,把这一次的灾难全揽到了自己身上,然后宣布退位,并且在寻问过柳言清的意思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三儿子,并没有传给太子。

    太子虽有才,可他的心胸不如三皇子,皇帝也怕太子以后会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才换了继承人。为了不让兄弟自相残杀,他把所有的儿子都叫了过去,把这一次灾祸的来龙去脉都给他们讲了一遍。

    当众皇子知道这一次灾难是因皇帝而起时全傻了,他们没想到大周朝差点毁在了他们父皇的手中。面对着一脸悔意的皇帝,所有皇子都沉默了。如果做皇帝连一点违背良心的事都不能做时,哪这个皇帝做着还有什么意思?

    皇帝的错就在于他不顾天下百姓在大义,在战场上就杀死了柳国公父子,并且还多次故技重施,想要柳言清死在战场上,那时的皇帝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皇帝的职责,他是在拿整个天下去赌。这样的皇帝自然是失德了,所以老天降下了警告。

    皇帝退位,新皇祭天。这一切都发生的很突然,但是奇怪的是就在祭天后,老天终于赏脸降下了久违约的甘霖水。

    河水再一次流动起来,田里也蓄满了水,干渴的庄稼变得精神,地上又长出了许多鲜嫩的野菜。灾区一下子就得到了缓解,有水有野菜配着吃,神殿和朝庭一下子松了口气。真怕灾情会一直延续下去,到了那时各外就会发生农民暴动,大周朝离灭亡不远了。

    “这不科学。”

    家乐傻傻的看着没有一丝预兆从天下降下来的雨,这种半途而废的感觉很奇妙。他自然是希望旱灾不要继续下去,可这结束的也太突然了,好像之前的大旱就是一场玩笑和幻觉。果然在这个有神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他做为一个前世受到无神论教育的少年,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还是不能完全适应。

    “怎么?”

    柳言清疑惑的看着家乐,他难道不高兴吗?

    “不,没事。”只有是有点把全身力气使出来准备和人打上一架时,突然对手后退了,这种憋气的感觉他真没法说。

    不管有没有适应,家乐这时候终于同意拿出一部分粮食给周围村子的人做粮种,朝庭的粮种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下来,现在家乐却提前派发给了他们,这让周围对李家村妒忌和不满消失的干干净净。本来他们都吃了苦头,而李家村的人一个个吃饱喝足还能洗澡,简直就是全人类的敌人。

    而家乐的这一手成功的打消了他们的忌恨毕竟这些粮种加起来也不算少了,甚至县太爷还跟李家村征用了一批粮种,发给县城下属的村镇。

    李家村接连拿出这么多粮食,大家都以为他们都尽全力支持灾后的恢复,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不满扫平了。谁也不会再提李家村驱赶流民的事,就算有几个人抹黑李家村,也被其他的人镇压了下去,让他们灰溜溜的逃跑了。

    其实真正让众人相信李家村拿出了他们所有的粮食还得归于李家村人挖野菜的举动,李家村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扛着锄头在田间野地里挖野菜,大家并没有因为把粮食拿出来分给大家而变得沮丧或是愤怒,他们积极向上的挖着野菜,还商量要用野菜做什么菜。这一切都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他们觉得李家村的人能在灾难中保存下来全靠的就是他们这种随遇而安又团结一致的心态。

    有几个村子见了决心学习李家村,看看人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是什么表现,他们村又是什么表现?简直不能更羡慕了。大家团结在一起,即使是在天灾面前也能平安度过。所以李家村成为了他们县城的标兵,许多宗族都要求自己的族人向李氏族人学习,就算不能学到全部,能有人家的一半他们也知足了。

    作者有话要说:家乐的做法并不是自私,他只是选择了护着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屋子的现代*:

    《易经》

    感谢大家的地雷,亲个~~

    1.月氏之 小萌物

    2.hutao 小萌物

    3.小雪 小萌物

    4.888406 小萌物

    5.丁香 小萌物

    6.不离不弃 小萌物

    7.墨云 小萌物

    8.幽兰芯 小萌物

    9.黑夜 小萌物

    10.雲爱弥 小萌物

    11.馒头 小萌物

    12.mm 小萌物

    13.红色彼岸花 小萌物